信息技术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现代社会信息技术的不断推广和普及,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发挥着比较显著的作用。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取得了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效果。下面就我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谈谈粗浅的看法。 一、 信息技术可以提高备课效率 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出现,为语文教学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平台。作为这个平台的主导者,语文教师要认真结合语文学科教学内容所涉及的范围广泛这一自身特点,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中先进的多媒体技术手段,学会使用丰富的多媒体资源,突破教材内容的局限,扩充教学知识容量,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备课效率。 二、 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活跃课堂 课堂上进行多媒体教学,不能只有教师的活动,也不能只有机器和键盘的声音,学生为主体必须积极参与,要有学生充分动脑、动手、动口的时间和空间,使课堂气氛变得和谐、活跃。 第一,课件是教学资源的呈现方式,制作优良的教学课件,是信息技术运用于教学的关键。制作精美的课件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课堂效率。多媒体计算机教学具有形象直观、内容丰富、动态呈现、信息容量大等特点。它所提供的外部刺激,如图片、图像、动画、声音、文字等是丰富多样的。而根据学生对具体形象事物感兴趣的心理特点,在课堂上进行的多媒体教学,非常有利于他们知识的获取、存储与建构。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学生实际和教材特点及教学需要,恰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教学的情境,让学生走进情境,体验学习。在优美的情境中区阅读、发现、质疑、思考、探究,领会文章的内容,体会文本的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 一方面,多媒体教学能够大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更加生动形象地展示教材内容,改变枯燥的文字描述。像在学习《安塞腰鼓》一课时,我们可以给学生播放一些影像资料,学生认真地观看表演节目,已经完全被陕北汉子那气势豪迈的腰鼓表演所深深吸引。通过使用视频资料,学生如身临其境,学习热情被调动起来,他们能够用心读书,很快就能感受课文内容,领悟安塞腰鼓所释放的生命力,教学也就事半功倍了。 另一方面,多媒体技术能够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教学内容,原本抽象的文字内容通过多媒体课件可以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来,帮助学生更好掌握重难点知识。像在学习《山市》一课时,教学难点之一就是理解海市蜃楼。关于海市蜃楼形成原因,用文字解释比较抽象,学生很难理解,所以本人在讲解过程中运用多媒体课件,将海市蜃楼的奇幻美丽景象呈现在学生面前,并且搭配背景音乐、文字说明,教学效果很好,学生一边认真观看图像,一边赞叹,对于海市蜃楼成因有了深刻了解,可谓是一举多得。 第二,利用课间,可以使语文课堂教学中需要学生特别关注的语段、语句、语词,及时以最佳方式呈现,使学生对课文的认知得到有力的支持,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把需要学生重点掌握的内容,包括有关的语段、语句、语词以及笔记,都设计成红色字体,投影时一目了然,主次分明,学生就会心中有数,形成共识,不需要教师的提醒,就能记下重点的内容,既节省了课堂时间,又提高了教学效率。 三、“灵活”拓展,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以学生写作文为例,我们常说语文的外延是生活,在指导学生写文章时,由于学生对生活的体验不够,如果依靠老师的一张嘴,往往是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却无从下笔,写出来的文章干巴无味。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手段,在作文教学时,可突破时空的限制,将人、事、物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既丰富了他们的生活,又为他们提供了作文的素材,开辟了多向立体的思维通道,促进了学生观察分析能力的形成、联想想像力的增强和审美能力的提高。 例如在教读《皇帝的新装》等故事性较强的课文时,我让学生先观看下载的网台资源——课本剧录像片,然后再引导他们张开想像的翅膀,创作出更加精彩的“课本剧”。这种方法既能激起学生的创作欲望,又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又如在学习了《音乐巨人贝多芬》之后,在作文课上,我就用多媒体放映了视频《感动中国之洪战辉》,要求学生认真看,认真听,认真记,看完之后写一篇读后感。学生与洪战辉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在“交流”中,学生思想上受到了“洗礼”,感情上得到了共鸣,写出来的作文真实感人,可读性强。由此可见,计算机是学生写作必不可少的“良师益友”,它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图文声像并茂的写作素材。这些丰富的写作素材,解决了学生“无米下炊”的难题。 此外,还可以通过投影仪将学生的习作投在大屏幕上,让大家一起来浏览,修改,不仅真实直观,还有利于扩大学生交流的范围,使改作文不再成为教师的专权,更好的提高教学效率,将作文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还到学生的手上,让其自由地进入运用的广阔天地,找到自身写作能力的差距,体验到成功与进步的喜悦,获得增强语感能力、养成积累习惯、促进语文知识向写作能力转化的“原动力”,为学生语文能力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而言之,恰当利用现代教学手段进行语文课堂教学,能化难为易,变抽象为具体,使教学生动形象,能够全方位地调动学生思维,充分发挥视觉和感知的作用,把学生领入多姿多彩的语文世界,轻松、愉快、主动、有效地学习,从而达到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 因此,要实现信息技术与中学语文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教师不仅要熟练掌握技术手段,更重要的是要深刻了解教育的本质,了解语文学科教学的根本目的,了解教学中的重难点所在,了解传统教学的优点和局限性,找准整合点,才能充分运用信息资源上出具有语文味的语文课,实现教学最优化。
|